這是一個非常核心的矯正與顱顏發育問題 。上下顎骨過窄(maxillary/mandibular constriction)在臨床上相當常見,尤其是上顎骨發育不足,會造成牙齒排列、咬合、呼吸多方面影響。
一、上下顎骨過窄可能產生的問題
- 口腔與齒列問題
牙齒擁擠:牙弓寬度不足,導致恆牙萌出空間不夠。
交叉咬合(錯咬):上下顎牙弓寬度不匹配,出現單側或雙側交叉咬合。
咬合不正:會影響咀嚼效率,長期造成顳顎關節壓力增加及咀嚼效益低下。
- 美觀與顏面發育
牙弓過窄,笑容變「黑」(buccal corridor 過寬)(頰側黑色迴廊)。
顏面比例異常:上顎過窄會造成中臉凹陷,下顎過窄可能造成下頜狹小。
- 呼吸與健康
鼻腔底部變窄:特別是上顎骨過窄,鼻腔空間縮小,氣流受阻。
口呼吸習慣:進一步加重顱顏發育異常。
打鼾與睡眠呼吸中止:氣道變窄可能增加風險。
- 功能與習慣
發音影響:牙弓狹小可能造成某些音發音不準。
吞嚥異常:舌頭無法正確放置於上顎,養成錯誤吞嚥模式。
二、可能的解決方案:
上顎骨由兩塊顎骨融合而成,骨縫在年紀增長後會關閉,屆時左右顎骨將融合成一整片上顎骨。 這道骨縫女性約在骨齡12歲左右會慢慢開始關閉,男性骨縫關閉的年齡約比女性晚1~2年(即骨齡13~14歲)。上顎骨的擴張,可以實質藉由骨縫撐開增加寬度.下顎骨只有一塊骨頭,所以橫向擴張就只能是以牙齒移動帶動齒槽骨的方式。
一、成長期兒童與青少年
1.上顎快速擴弓(RPE, Hyrex 裝置)
透過螺旋器分離正中顎縫,擴大上顎骨。
附帶改善鼻腔氣道、促進鼻呼吸。
2.骨釘輔助擴弓
適合青春期後,利用骨釘直接固定在顎骨上,把力量直接施加在兩側顎骨分離骨縫。
3.肌功能訓練(MFT)
矯正舌頭與口呼吸習慣,避免顎骨發育受限。
二、成年人
1.外科輔助快速擴弓(SARPE)
成人顎縫已閉合,單靠裝置難以分開骨縫,需要搭配手術切開骨縫再合併上顎擴弓裝置。
2.正顎手術
嚴重顎骨狹窄或合併骨性顏面異常時,需進行正顎手術改善上下顎寬度與比例。
3.牙齒傾斜補償(Camouflage)
在輕度病例,僅利用牙齒傾斜或拔牙空間改善排列,但無法真正擴大骨骼。
三、臨床原則
上下顎骨過窄不僅影響牙齒排列,也可能造成呼吸、咬合與顏面發育異常。解決方案依年齡與嚴重程度不同,以下原則;
早期介入最輕鬆有效:在 12–14 歲骨縫未完全癒合前,擴弓效果最容易也最佳。待骨縫融合後,往往就需要較侵入式的協助才能打開,但骨釘問世後,也讓青少年或30歲前的成人容易許多.骨縫一旦擴張幾乎就是永久擴張,對齒列,口腔空間與鼻腔管道的幫助,幾乎是永久的,所以非常值得推廣。
功能習慣要改善:如鼻塞、口呼吸、舌頭位置,否則治療後因軟組織的變化容易復發。合併耳鼻喉科,肌功能的練習改正是維持健康的長久需要。